2025年11月7日,南京审计大学王海教授应邀来实验室开展了以“Consensus and accuracy: which should we prefer in group decision-making?”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郑远航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王海教授系统性地探讨了群体决策中两种核心导向的机制与效能。群体决策虽能汇聚多样视角、利用群体智慧并增强决策认同,但也面临耗时、群体思维和责任分散等挑战。其过程通常包含“聚合”个体意见与“利用”群体偏好两个阶段。共识导向决策通过迭代互动寻求一致,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成员的承诺度、促进公平并预防冲突,但其过程未必能优化决策质量。与之相对,精确性导向植根于“群体智慧”理论,强调在意见独立、观点多样和知识分散的前提下,通过有效聚合机制(如加权平均)使集体判断优于个体甚至专家,旨在追求结果的准确性。研究通过多组控制群体规模与专家比例的模拟实验发现,共识方法更适用于小规模或高专业水平的群体,而基于多样性的方法在大规模或低专业水平群体中表现更优;单纯的共识追求可能引入意见依赖从而损害精确性。为此,王海教授提出了改进的“贡献加权模型”,在共识达成过程中融入对个体历史准确性的考量,实证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升决策质量。最终结论指出,成功的群体决策需审慎平衡共识与精确性:共识保障了决策的执行力与合法性,而多样性则是提升精确性的关键;决策者应根据群体规模、专业构成等具体情境,灵活选择或融合不同策略,以实现高质量、可执行的集体决策。
在讲座后,王海教授与实验室师生热情交流,并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回答和深刻探讨,讲座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专家简介:王海,副教授,毕业于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
Ø 教学及研究方向(主讲课程)
研究方向为决策分析、智能计算、群体智能、大数据审计,开设课程有《离散数学》、《大数据处理技术》等。
Ø 教学及科研奖励
1. 2020年南京审计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1/1。
2. 2018年度新进教职工“教学新秀”,1/2。
Ø 主持科研项目
1. 2020-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2019-202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 2018-2020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